地質學家預測 2.5億年後 地球重現盤古大陸
你可知道二億五千萬年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根據地質學家的預測,地中海和紅海都將消失,洛杉磯會跑到阿拉斯加,印度洋將變成內陸海,亞洲、非洲和美洲等大陸都將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超大陸」。
預測地球各洲動態的研究起源於一九六○年代的「板塊構造學說」,以往學界以為大陸是不動的,但板塊構造學說主張,地殼由七個主要板塊和廿幾個較小板塊組成,這些板塊座落在岩漿之上,因為熱對流和重力而緩慢移動。
大陸漂移 各洲將連在一起
板塊移動造成兩種作用:張裂和隱沒,張裂作用發生在兩個板塊相互遠離時,從底部湧升的岩漿形成新的地殼;隱沒作用則發生在兩個板塊互相碰撞的邊緣,其中一個板塊潛入到另一個板塊之下,然後在地函中逐漸消滅。
在板塊構造學說廣被接受之後,很多地質學家利用此一理論研究地球過去的面貌,並提出「盤古大陸」(Pangea)理論,主張地球在二億年前只有一個「超大陸」,之後地質學者迪亞茲(Robert Dietz)更進一步,開始對預測地球未來面貌進行研究,他在一九七○年代就發表論文預測說,南加州不斷往北移動,洛杉磯一千萬年後將與舊金山成為鄰居,五千萬年後面對阿拉斯加海。
這篇論文令當時在芝加哥大學攻讀研究所的史考提斯(Christopher Scotese)深感興趣,從此深入研究此一領域,他利用電腦繪圖程式勾勒地球過去的演化,並試圖描繪地球未來的面貌。一九八二年,史考提斯接受《發現》(Discover)雜誌賦予他的大挑戰:預測二億年後地球的模樣。
這個挑戰空前巨大,至今未竟全功。史考提斯說,預測各洲動態是比較容易的,它們的質量容或改變,但難得完全消失,因為其地基密度相較於海洋地殼輕很多,等於是浮在上面,最難預測的是隱沒帶(subduction zone,指地球岩石圈中對流的沈降流所在的地區,存在於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交的聚合板塊邊緣)的發展。
根據史考提斯的預測,地球各洲未來將再次連在一起,形成一個他稱之為「終極盤古大陸」(Pangea Ultima)的新超大陸,首先是地中海將逐漸閉合,接著在二千五百萬年至七千五百萬年間,澳洲將北移,陸續與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銜接,最終與亞洲大陸合併。
新超大陸 印度洋變內陸海
南極洲也將向北方漂流,其冰帽逐漸消失,大約在一億年後,南極洲進入印度洋,再隔五千萬年之後,南極洲將崁入馬達加斯加島和印尼群島的中間,屆時印度洋將變成內陸海。
史考提斯說,在這同時最大的板塊變化將在大西洋發生,一個巨大的隱沒帶在海底形成並逐漸吃掉大西洋的海床,並使大西洋緩慢閉合,到了二億年之後,這個閉合作用將使紐芬蘭島撞上非洲,巴西撞上南非洲,然後這個過程將加速,二億五千萬年後,地球各洲又將連成一氣。
史考提斯將他這套研究取名為「古地圖研究計畫」,一九九八年他成立www.scotese.com.網站,與網友分享他的研究心得,至今點閱人次已經超過三千萬。近年來,拜全球定位系統與小基地台的普及之賜,學者研究地殼變動的資料更為精確,也帶動這個領域的蓬勃發展。
資料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109/4/963i.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