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被我遺忘許多的樂器~~箏
自從畢業後就很少去接觸,處於停滯的狀態。
曾有好幾次想再去學,不過總是在現實與興趣間徘徊,
後來就不了了之……
今天在網站上看到這篇文章,
心想:雖然學過一段時間,但對它的了解其實不多。
或許可以放一些相關的東西,
拾起曾經擁有的熱情……


古箏藝術的歷史變遷    丁承遠

古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就盛行於陝西、甘肅一帶,西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書秦始皇時,曾描述了民間箏歌的生動場面:“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乎鳴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此後,箏常常因之而被稱為“秦箏”。

箏的古期形制,據漢《風俗通》所引古音樂文獻《禮.樂記》的佚文,說是“五弦築身也”,但其時五行學說盛行,究竟是記錄的原始箏制還是臆測就不得而知了。現在一般認為,箏是由早期的五弦發展為漢代的十二弦箏,進而為隋唐的十三弦箏,明代增至十四、五弦,近代才出現了十六弦箏。

近年江西貴溪春秋崖墓群出土了兩張十三弦箏,這件珍貴的文物,彌補了早期文獻記載的不足,它表明古箏早已傳入中國南部,且其形制業已發展到了令人驚嘆的水平。使我們明白了十三弦箏並非產於十二弦箏之後,而是早就與之並存的箏制了,只不早期的十三弦箏多用於雅樂,稱之為“頌琴”而已。

漢代早期對真秦之聲的秦箏顯然是有所諱忌的,官方記載的音樂史志均未見著錄。但民間酒會卻往往以彈箏擊缶為全部的音樂活動,後世還盛傳著邯鄲女子秦羅敷彈箏作《陌上桑》之歌的故事,可見西漢時秦箏在民間已經流傳很廣了。

早期箏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彈唱的箏歌。隨著漢代相和歌的興起,古箏藝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最初由徒歌,進而為但歌,逐步發展成為六、七種絲竹樂器更相迭奏,歌手擊節唱和的“相和歌”,在未歌之前和弄後有所謂“五部弦”、“六部弦”,就是弦樂合奏的前奏和間奏曲。而箏、笛則是其中的主奏樂器。漢代還有《箏笛錄》的傳書,記錄有“胡笳”等曲目,這是箏曲器樂化的開始。而後,又由相和歌產生了純器樂的“但曲”。張永《元嘉正聲伎錄》(西元424~453)載有“但曲”七首:《廣陵散》、《黃老彈》、《飛龍引》、《大胡笳鳴》、《小胡笳鳴》、《雞游弦》、《流楚窈窕》等,都是器樂合奏曲,同時也是箏獨奏曲。就這些曲子來說,都不是秦而是楚聲;其結構規模,比起西漢“無要妙之音、變羽之轉”的箏歌來,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說,箏的崛起乃是隨著漢代晚期相和歌的興盛而獲得飛躍發展的。

表演藝術和樂器構造性能的進步總是相互促進的。漢魏相和樂的箏,已基本定型,一個六尺長的上圓下平的琴身,上張十二條弦,高高的柱子,弦急聲高,又多用骨甲代指,彈起來箏箏作響。比起聲音細微的七弦琴和體積笨重的瑟來,箏更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樂器。演奏已有了“大興小附,重發輕隨”的勾搭及撮弦、促柱等手法,和今天的彈箏技巧已沒有多大差異了。這時演奏的曲目,既有前代的雅曲像《虞》,《鹿鳴》等,又有當代民間的新聲,正如《古詩十九首》所說:“彈箏奪逸響,新聲妙如神”,秦箏以其清新美妙的音樂傾倒了無數的詩人騷客,現存古代的箏賦的作者如侯瑾、阮瑀、傅玄、賈彬等都是漢末、魏、晉時人;彈箏的名手,除了郝索、陸太喜等民間箏手外,魏文帝、游楚、桓伊、謝仁祖、何承天等王公貴人也竟相習彈,蔚成風氣。這一時期是古箏藝術史上空前興盛發展的黃金時代。

在東晉、南北朝繼相和樂而起的清商樂中,箏更廣泛地用來演奏吳歌和荊楚西曲。有名的吳歌《上聲歌》,就是由於箏使用了“上聲促柱”的手法而得名;而《三洲》、《採蓮》、《鳥夜啼》等西曲也是箏常演奏的代表性曲目。可知古箏藝術是不斷吸收著民間音樂的營養而獲得旺盛的生命力的。

大約在梁陳之際十三弦箏逐漸興起,到了隋代,十三弦箏在雅樂中的地位已完全確立,但十三弦箏的傳統卻隨著清商樂而流入隋唐燕樂,直到唐末,才因清樂的衰微而為十三弦箏所取,而其定弦的原則,卻被十三弦箏繼承下來了,如唐箏中的平調調弦法,其淵源無疑是來自魏晉的清商三調的。

十三弦箏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其普及的程度,甚至使有著深厚傳統的七弦琴音樂受到冷落。彈箏名手輩出;薛、李青青、龍佐、常述本、史從、李從周、崔七等,她(他)們精妙的箏藝常為詩人們所稱頌。燕樂的興盛給秦箏藝術以更為廣闊的天地,有名的大曲,《秦王破陣樂》、《霓裳羽衣曲》、《伊州》、《涼州》等,也都曾被吸收為箏的獨奏曲。開成中(西元839年)揚州崔氏女所彈的十首箏曲《迎君樂》、《槲林嘆》、《秦王賞金歌》、《廣陵散》、《行路難》、《上江虹》、《晉城仙》、《絲竹賞金歌》、《紅影》、《思歸樂》,都是二十八至四十幾段的大曲;其調名有正商調、分絲調、小石調、雙柱調等。《樂府雜錄》說箏有宮、商、角、羽四調,臨時移柱用於二十八調,從上述十首曲的調名來看,民間箏樂的調弦法還不止於此數,由此可見高度發展的唐箏水平。

唐代雅樂中也使用著箏(稱為頌瑟),祖孝孫,張文收所考定的十二均旋宮之樂使箏的旋宮性能得到進一步的系統完善。《治箏類要》中所載旋宮十二均,就是轉刊的唐代古箏旋宮方法。

唐箏豐富的宮調形式和宏大的曲子結構,堪稱傳統箏樂的頂峰。隨著頻繁的文化交流,唐箏遠傳至邊陲域外;其緒余下及宋代。影響所至,甚至北宋的琴瑟調品也在借用著箏的調弦方法而彈奏操弄,這曾使得當時的雅樂家房庶為之感慨不已。南宋經五代、靖康戰亂,唐代的許多傳統音樂都已散亡,但宮廷燕樂中還有箏獨、領奏、合奏等多種形式,由此可見唐箏影響之一斑。

明代箏制已增至十四、五弦,音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只是由於復古思想的影響,箏被看作樂,樂人的地位低下,教坊樂戶、歌伎伶人,每被宮府喚以箏歌侑觴,如江寧教坊的李節,善彈箏唱歌,受到作曲家和文人的賞識,算是其中佼佼者了。士大夫既不屑為之,彈箏藝人僅靠口授心傳,又無力刊刻箏譜,在集譜之風最盛的明清五百餘年間,竟無一部箏譜傳世,由於沒有這個橋樑,至使前代不少箏樂傳統,日漸消亡,古曲目及多種定弦的方式,大都未能流傳下來。

元明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對箏樂有著很大的影響。明代中葉北方流行一種以箏、琵琶、三弦等樂器合奏與伴唱的“弦索”,其曲目有北詞清彈六十餘套。這種傳統表演方式,後來一直沿傳到近代。值得注意的是周亮工《書影》中詳細記錄了西元1506~1624年間三種不同的箏歌藝術:明武宗時教坊樂人梁三姑,彈箏獨步一時,她的表演,唱詞間夾大說白,更便於敷演故事情節。彈奏時“洪往舒歸,鯨駭鸞續,更時時閈折柱狀,已若風霧煙雨、共冷冷也”,她高超的技藝有著極為強烈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量。稍晚些時的田玉環,不是梁氏一派,她的箏藝更多受到姑蘇、太倉的琵琶和儀征、揚州的陳隋古調的影響,表演時演唱重於彈奏;劉弱彈箏則於脆唱起甘州、桐城諸歌,如北風凄勁、戍士秋懷,正是秦箏慷慨悲歌的遺意。而他的演奏“連絲並撥,雨霰惊飛”,也有著很高的水平。據周亮工的見聞,明代末年再也見不到這樣的絕藝了。

秦箏自早年傳入中原,趙、鄭、楚、吳相繼流行,後來,隨著客家人的三次大遷陟,秦箏又傳至閩、粵。古箏藝術的花朵,遂遍及全國各地。流傳至各地的箏樂,由於地理環境、氣候、民俗、方言等因素長期的影響,並與當地民間音樂互相吸收融合,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格,在近代發展成為不同的流派。最著名的有河南、山東、潮州、客家、浙江等幾大流派,其淵源都可以上溯到清代。這些流派不但具有著各不相同的代表性曲目,有著各具特色的音韻特點和演奏風格;有些在記譜上也有獨具的譜式,如山東的花工尺譜,潮州的二四譜,這使源遠流長的古箏傳統藝術更為絢麗多彩。

這些流派的曲目由於歷史的和整理記錄的條件不同而多寡不一,如中州古調有六十餘首,漢調古曲譜有四十余首、齊魯花字工尺譜二十首、武林箏曲十首等。這批珍貴的遺產,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箏藝術的結晶,它不但是我國古箏藝術的寶貴遺產,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財富。


內容引自:http://www.lauwest.com/homepage/zheng/history.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ngyun123 的頭像
    ningyun123

    小蠻牛+愛酷蛇=幸福滿滿

    ningyu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